1.人口四大稠密区分别是哪里?人口稠密的原因分别是什么?它们人口稠密的共同原因是什么?
东亚
- 多为季风气候,温暖湿润适宜人们居住
- 地形平坦,有利于建设交通干线,交通便捷
- 经济发达,经济水平高
- 历史悠久,开发时间早
南亚
- 多为热带季风气候,与热同期
- 地形平坦,水源充足,发展农业条件好
- 历史悠久,开发时间早(南亚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平原地区)
欧洲西部
- 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,全年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,温和湿润,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,气候条件好
- 地形平坦,有利于交通干线建设,交通便捷,经济发达
- 历史悠久,开发时间早
北美东部(美国东部,加拿大南部)
- 气候适宜(温带大陆性气候)
- 地形平坦,交通便捷,经济发达;
- 靠近五大湖,水源充足
共同:1.气候暖湿(适宜);2.地形平坦
2.写出世界人口稀疏的任意四个区域及人口稀疏的原因
撒哈拉沙漠
- 为热带沙漠气候,全年高温少雨,不适宜人们居住
- 风沙天气多,交通干线修建不便利
青藏高原
- 为高山高原气候,海拔高,气候寒冷,且易出现高寒缺氧问题
- 有一定地势起伏,交通干线不易修建,交通不便
注意: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布局在河谷地带;原因:
1.海拔低,气温较高;2.地形平坦;土壤肥沃;3.靠近河流,水源充足
加拿大及俄罗斯北部或格陵兰岛
- 纬度高,冬季漫长且寒冷,不适合人们居住
- 纬度高,气温低,生物多样性少
亚马孙平原
- 为热带雨林气候,全年高温多雨,不合适人们居住
- 多原始森林,交通不便,开发时间晚
澳大利亚中部
- 多为热带沙漠气候,全年高温少雨,不适合人类居住
- 水资源短缺,植被稀少,生态环境脆弱
3.描述人口分布特点的方式(3点)
1.总体情况:是否分布均匀; 2.哪边多哪边少; 3.沿什么分布
4.写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
东南沿海及西南沿海地区:
- 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、亚热带季风气候、地中海气候,气候条件适宜
- 位于沿海平原地区,地形平坦
- 沿海地区多海港,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
- 开发时间较早
5.写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
东南沿海地区:1.气候适宜;2.交通便利;3.开发时间早
6.写出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
南部地区:1.纬度低,气候较为温暖,适合人们居住;2.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
7.写出俄罗斯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
- 俄罗斯西部(欧洲部分):
- 西风深入,气候暖湿,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,地形平坦,发展农业的条件好
- 无冻土,交通条件好,经济发达
8.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;绘制中国人口分界线起止点
- 特点:分布不均匀,东多西少
- 原因:
- 东部为季风气候,气候条件好,有利于人们居住
- 多位于二三级阶梯,地形平坦,有利于交通干线建设,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
- 胡焕庸线:云南腾冲 ~ 黑龙江黑河
9.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
- 特点:分布不均匀,集中在南部,沿海沿河湖分布
- 原因:
- 纬度较低,气候较温暖
- 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,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,温和湿润,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
- 地形平坦,交通修建的条件好,交通发达
- 靠近河湖,水源充足,渔业资源丰富
10.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由哪些要素决定
自然增长(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),机械增长(由迁入和迁出决定)
11.人口迁移对迁出地、迁入地的影响
迁出地
- 有利:
- 缓解人地矛盾(就业压力、环境污染、居住压力、交通拥堵)
- 加强与外界沟通与联系,促进文化交流,促进迁出地经济水平提升
- 不利:
- 劳动力不足,人才流失(出现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情况)
迁入地
- 有利:
-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,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
- 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,加强文化交流
- 不利:
- 加大人地矛盾,环境污染加重,交通拥堵、住房压力加重,就业压力增大
- 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难度
12.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(自然3、社会6)标注目前最重要的因素
- 自然:1.气候环境 2.资源 3.自然灾害
- 社会:1.政策 2.经济(目前最重要的)3.文化 4.政治 5.军事 6.社会
13.世界两次人口迁移时间、方向、原因、特点
第一次
- 时间:19世纪以前
- 方向:旧大陆——新大陆(亚非欧-美洲、大洋洲)
- 原因:殖民扩张,传播新思想、新文化
- 特点:大批量、集团性的
第二次
- 时间:第二次世界大战后
- 方向:发展中国家——发达国家(亚非拉—北美、欧洲、大洋洲)注意: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也吸引人口迁入
- 原因: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
- 特点:短期流动增多,定居的减少
注意:欧洲原是迁出区后为迁入区;拉丁美洲原是迁入区后为迁出区
14.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老年人口迁移原因;年轻人口迁移原因
- 老年人:气候条件好、环境优美(纬度低,气候温暖,阳光充足;环境污染少)
- 年轻人:经济因素(由新型工业可提供就业机会)
15.中国两次人口迁移时间、方向、原因、特点
第一次
- 时间:改革开放前
- 方向:东、中部到东北、西北、西南
- 原因: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
- 特点:有计划、有目的
第二次
- 时间:改革开放后(1980年后)
- 方向:内陆到沿海,山区到平原,农村到城市
- 原因:地区间经济水平的部平衡
- 特点:流向改变,流量增多
16.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(6)标注正相关或者负相关
- 资源的质量和数量(最重要的因素)(正相关)
- 经济水平(正相关)
- 科技水平(正相关)
- 开放程度(正相关)
- 受教育水平(正相关)
- 消费水平(负相关)
注意:大题中要考虑自然因素:生态环境是否脆弱,如果脆弱则负相关,若生态条件好则正相关
17.巴西迁都巴西利亚的原因(3)
- 海拔较高,气候凉爽,适合人类居住
- 分散原首都里约的城市压力(住房、交通、环境、就业等压力)
- 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